速彩娱乐网址app:校友│矢志不渝,方得始终

发布人:内容管理员

梁铬球--人物简介

         193410月出生,广东南海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59年进入中山大学进修无脊椎动物,60年离开回到陕西。1982年重回中大进行昆虫学方面的研究,曾任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昆虫分类研究室主任,1996年退休后依然坚持进行标本鉴定等工作。参与编纂了动物志·昆虫纲第12卷:直翅目:《蚱总科》。

image-20240112231523-1

梁铬球教授正接受采访

         初见梁铬球教授,是在马文辉堂门口。他满头银丝,却是精神饱满,从容不迫的姿态体现了一位老教授的气质和修养。把自行车停下后,老教授对我们粲然一笑,然后走上前来与我们握手:你好你好!我能预感到,今天的访谈将会是一次美好的体验。不出我们所料,在马文辉堂的407室,这个充满了岁月沉淀感的屋子,我们在与教授的访谈中度过了精彩的一上午。

与中大的不解之缘

        说起梁教授植根于中大的故事,这其中却是经历了许多曲折。1957年,梁铬球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被分配去陕西师范速彩娱乐网址app生物系动物教研室无脊椎动物組当助教。1959年梁教授被安排去外校进修,当时速彩娱乐网址app给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北京大学,一个是中山大学。而梁教授选择了中大,也由此开始了他与中大几十载的故事。

        梁教授选择中大的原因与一位老教授是分不开的——中大生物系的江静波教授。江静波教授当时研究疟原虫,写过一篇关于疟原虫的综述,在寄生虫界很有分量。受江静波教授的影响,梁铬球教授来到了中大,成为了江静波老师的速彩娱乐网址app。而在1960年的9月,梁老师又离开中大回到陕西,直到1982年的年初才又返回中大。

        说起梁教授1982年回中大的故事,便不得不提另外一位对他影响深远的教授——蒲蛰龙教授。梁老师1960年回到陕西后经历了大跃进后的大饥荒,当时每人每个月只有28斤的粮食,还要找一些野菜吃,生活十分艰苦。随后,梁教授被下放到一个陕西与山西交界的黄河滩劳动。水大的时候,整个黄河滩都会被淹掉,只有趁着水退去时,才能争分夺秒地去种豆。在下放劳动了四个月后,由于环境艰苦又缺乏营养,梁教授双脚开始浮肿,不得不回到西安,而后又回广州休养身体。回广州后一直在南海的一所中学教英语。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一天,蒲蛰龙教授到南海休养,很偶然就遇到了梁教授。蒲蛰龙教授说中大需要搞分类的人,便将梁老师调回了中大。所以梁教授回中大,可以说是缘分使然了,而这份缘分也一直延续着直到今天。

image-20240112231523-2

                                     梁教授的办公室里昆虫分类的相关书籍

 蝗虫研究的先驱者

        梁教授从事昆虫学和昆虫分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重点是蝗虫和蚱的分类、竹蝗的防治。在梁教授做分类做研究的那个时候,收集分类材料十分地困难,不像现在用手机和电脑可以很方便地查找资料。那个时候只能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而且由于没有复。行枰氖焙蚧沟檬殖南。有些文献很长,有些还有复杂的图片,但是没办法,都只能去手抄、手描或用打字机。1958年夏凯龄先生出版了《中国蝗虫分类概要》,梁教授与同组的郑哲民教授以该书作参考,分工合作在陕西做蝗虫调查。他俩把陕西分为三个区,一个是关中,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一个是陕南,一般是秦岭以南;还有一个是陕北。他俩按照这三大地区进行采集调查,1963年发表了陕西省蝗虫的初步调查报吿,并发表了一个新种、一个国内新记录种。从此梁教授开始了昆虫分类教学和研究。

         动物志·昆虫纲第12卷:直翅目:《蚱总科》是梁教授与郑哲民教授合作编著并于1998年出版的专著。当时世界上的蚱总科昆虫有一千多种,而该志记载描述了我国蚱总科昆虫174种和亚种,占世界种数十分之一以上。为了编这本动物志,梁教授和郑教授付出了许多的时间与精力,从1983年开始着手,到1998年才出版,前后历时十几年。而当时为了编书,他俩分工合作,跑遍了全国各地:从中国的东部跑到西部,一直跑到亚东——西藏跟尼泊尔、不丹交界的地方;北面一直跑到新疆、内蒙跟蒙古、俄国的交界处;南边一直到海南岛。中国的东南西北几乎全部跑遍。另外,还跑到各个博物馆看标本,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高校或者研究院的博物馆调查。还与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外学者同行进行交流和交換标本。

image-20240112231523-3

       梁铬球教授与郑哲民教授共同编撰的动物志·昆虫纲第12卷:直翅目:《蚱总科》。图片来源:http://shop.sciencepress.cn/goods.php?id=41054

   在昆虫调查方面,梁教授有两个坚定的观点:一个是中国国土面积如此之大,必须把物种调查、分类工作做好;一个是昆虫的模式标本必须保存在我国的博物馆内。梁教授的第二个观点中蕴含了他曾经的无奈和遗憾:解放前美国学者Thinkam在岭南大学研究蝗虫分类,发表了一些新的分类单元,回国时把这些昆虫的模式标本都带走,由私人保存,随着Thinkam逝世,模式标本也不幸遗失。没有了模式标本,梁教授后来想尽办法去补,然而因为环境的变化,一些昆虫消失了而没有办法补齐,成为了弥补不了的遗憾。因此梁教授坚定地认为,我国昆虫的模式标本,必须保存在我国的博物馆内!

image-20240112231523-4

                                         采访队员与马文辉堂里巨大的蝗虫模型

 恩师,名徒,承上而启下

         在中大,梁教授受到了一些老教授深远而厚重的影响,其中就有江静波和蒲蛰龙教授。在梁教授的眼中,江静波教授是一个研究细致,讲课生动,文字功夫很深的人。江静波教授曾在生病住院时,构思了一部小说《师姐》,还在羊城晚报上连载。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还能写出这样一部有影响力的小说,足以显示江静波教授横溢的才华。而在梁教授的印象中,蒲蛰龙教授是一个很亲切,没有架子,平易近人的教授,在学术方面很有远见、勇于开坧,他在水生甲虫分类研究上成绩卓著,后来在生物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享有"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的荣誉。

         这些杰出而诲人不倦的老教授对梁教授的学术道路和人生方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梁教授培养为一个优秀的昆虫学家,也使梁教授成为了一名同样杰出的教育家。执教多年,上过昆虫学、昆虫分类学原理、文献课等课程,梁教授带出来许多在各行各业有巨大贡献的人才,例如有毕业后在检疫局工作的速彩娱乐网址app,为国家的生物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梁教授看来,他的速彩娱乐网址app都很勤奋,很认真,对于学术研究很有兴趣。梁教授印象最深的速彩娱乐网址app,是贾凤龙教授。贾凤龙教授读本科时的毕业论文是梁教授指导的,后来又考了梁教授的硕士,他很用功,读硕士时曾三次到内蒙去调查蝗虫,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对于现在中大的速彩娱乐网址app,梁教授希望他们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的东西:大学期间,学习就是给自己一条钥匙。出来工作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慢慢丰富自己,知识是慢慢积累的,要在工作中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

image-20240112231523-5

                                             梁教授接受采访时的照片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梁教授是1996年退休的,退休之后梁教授还是坚持着在博物馆鉴定标本,用他的话来说:搞分类的,搞一辈子都搞不完。梁教授把自己的大半辈子奉献给了昆虫学,奉献给了分类与鉴定,尽管现在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工作,他还是心心念念,不曾离开昆虫学这块热土。梁教授认为中山大学培育了他,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速彩娱乐网址app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研究工作的条件分不开,他深深感谢和热爱中山大学。   

        梁教授认为,现在分子生物学发展迅猛,可以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昆虫学分类:经典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是按照形态来分类的,带有人为主观因素,这到底合不合理呢?我们现在很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目前可以通过DNA等方面的鉴定,来判断现在的分类系统是否合理,所以分子生物学是搞分类的一个好的手段。

       2013年梁教授被诊断出得了肺癌,由于年纪较大不好做手术,因此转看中医,天天煲中药,每个月煎28副药,吃了两年余。2016年再去检查时却发现肺癌已经消失了。当梁教授乐呵呵地跟我们讲他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时,我们不由感叹,大概正是梁教授这种乐观而又淡定从容的精神让病魔亦落荒而逃吧。

         愿梁教授健克俨视槔滞穉ppな,愿他在学术道路上的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生活中乐观积极的态度永远长青!

image-20240112231523-6

                                             梁教授在队旗上签字留念